電磁線的生產工藝流程
2023-02-22
1、備料
電磁線
電磁線的原材料由推車運抵生產現場。絕緣漆的制備在漆料配置間完成。根據各種電磁線絕緣程度的不同,將比例的漆料與稀釋劑充分混合均勻加入到漆包機中。
2、拉絲
拉絲在拉絲機中進行,根據需要的線徑分一次拉制或多次拉制而成。拉制中溫度一般可達60一100℃,采用水溶性潤滑劑進行潤滑和冷卻,當溫度超過100℃時,進行補冷、排熱。
3、水洗
水洗是由經過鹽酸和火堿凈化的水,用高壓水流沖洗電磁線,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。
4、退火
退火一般采用電加熱的方式在退火爐中進行,退火溫度一般控制在300~600℃,退火時采用水蒸氣進行保護以防止氧化。退火后利用吹風機進行風冷,至40℃左右進入浸漬工段。
5、浸漬
浸潰工段在漆包機中進行,根據絕緣層的要求多次完成。浸漬時根據涂層的需要加入適當比例的稀釋劑。稀釋劑中含有甲酚、二甲苯等易燃有毒液體。
6、干燥
電磁線的干燥在烘干爐中進行,烘干溫度根據拉絲的速度而定,一般為300—400℃。可達670攝氏度。干燥與排除廢氣同步進行,排除的廢氣(溫度為300—400攝氏度)中含有甲酚、苯酚、二甲苯等有毒易燃蒸氣,經催化反應達到指標后由排廢風機排人大氣。
7、收線
收線是利用收線裝置將干燥后的電磁線成品纏繞在線盤上。收線時需加入少量潤滑劑(974汽油、環己烷)。
8、包裝入庫
檢驗合格后,將繞制好的的線盤外包塑料薄膜裝入紙箱或紙筒內,根據用戶需要包裝成線拖,并裝卸至專門倉庫內。
上一頁
相關新聞
1. 檢測10pF以下的小電容:因10pF以下的固定電容器容量太小,用萬用表進行測量,只能定性的檢查其是否有漏電,內部短路或擊穿現象。測量時,可選用萬用表R×10k擋,用兩表筆分別任意接電容的兩個引腳,阻值應為一直大。若測出阻值(指針向右擺動)為零,則說明電容漏電損壞或內部擊穿。
根據分析統計,電容器主要分為以下10類:1.按照結構分三大類:固定電容器、可變電容器和微調電容器。2.按電介質分類:有機介質電容器、無機介質電容器、電解電容器、電熱電容器和空氣介質電容器等。